短短一個月內中國為何在南海進行兩次大規模軍演
2016-07-21
來自:
新浪網
瀏覽次數:2262
短短一個月之內,中國在南海進行了兩次大規模軍事演習,這種頻率貌似并不常見;此次軍演起始之日,恰好在所謂“南海仲裁案”結果公布后一周,又正好在空軍宣布巡航“常態化”之后第二天,此種安排究竟是作何考慮呢?
經常“擦槍”才能防止“走火”,適時的“亮劍”才能有效維護我國主權與領土安全及地區和平大局。對此,中國必須要做好長期準備。文︱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方曉志本文為瞭望智庫特約文章,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瞭望智庫(zhczyj)及作者信息,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根據中國海事局公告,7月19日至21日,中國海軍在海南島東面海域進行諸兵種聯合軍事演習。此前(7月5日至11日),中國海軍在西沙群島周邊舉行了為期一周的軍演。7月18日,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宣布,中國空軍在近期出動了轟-6K飛機赴黃巖島等島礁附近空域進行了巡航,并表示這種巡航將會保持“常態化”。短短一個月之內,中國在南海進行了兩次大規模軍事演習,這種頻率貌似并不常見;此次軍演起始之日,恰好在所謂“南海仲裁案”結果公布后一周,又正好在空軍宣布巡航“常態化”之后第二天,此種安排究竟有何考慮?
空海互動:提高我軍應對南海安全威脅的整體實力
在中國正在積極推行軍隊改革的大背景下,多軍兵種聯合作戰的重要性更加突出,強調各軍兵種的一體互動。此次軍演的一個顯著特點,就是更加注重海空軍的配合——以階段性海空軍獨立演練的方式,來推動軍兵種配合的實戰化訓練的深入發展;通過海空軍之間的戰略與戰術配合演練,提升我軍應對南海地區各種安全威脅的整體實戰能力。之前,解放軍已派出戰斗機赴黃巖島附近海域進行戰斗巡航,轟-6K、殲-11以及偵察機、空中加油機等機型均包含在內。其中,轟-6K格外引人注目。作為一款中國自行設計的中遠程轟炸機,轟-6K起飛重量約95噸,正常載彈量為9噸,航程超過8000公里,作戰半徑超過3000公里,主要用于執行遠距離打擊和臨空轟炸任務,裝備主要武器為長劍-20攻陸,有效射程在1500-2500公里之間,戰斗部重量約為500千克,打擊能力與美軍的戰斧4相當。理論上,如出動一個轟炸機團18架轟-6K,一次就可以摧毀琉球群島上39處重要軍事設施的半數,將削弱沖繩基地運作能力,為后續的攻擊機群打開空襲通道。但是,轟-6K也有弱點,那就是自衛能力較弱。因此,此次我軍派出了一個強悍的空中戰斗群為其保駕護航,包括殲擊機、偵察機、空中加油機等,幾乎囊括了我軍全部主力機種,以空中偵察、對抗空戰和島礁巡航為主要目標組織行動,不僅能夠執行遠程打擊任務,還具備隨時殲滅空中來犯敵軍的能力。如上所述,空軍已經宣布,將這種巡航“常態化”。因此,這也將會成為此次軍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未來,我們進行南海區域的遠程常態化巡航時,轟-6k戰斗群將不僅只針對黃巖島,而且涵蓋該南海地區所有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島礁,從而將中國空軍的遠程覆蓋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。另外,今后空軍在實施常態化南海巡航的過程中,將會使用與相關海空域距離較近的機場。除了正在部分南沙島礁上修建的機場外,海南島將是空軍對南海實施常態化巡航的最佳基地——若從海南島東南部機場起飛,中國空軍的大部分機型作戰半徑都可以覆蓋黃巖島。因此,此次中國海軍選擇在海南島附近海域舉行演習,實際上也是在進行配合演練、實現空軍戰機的常態化巡航,是對海空軍在南海地區進行海空立體配合態勢的一種磨練。具體而言,通過空軍實施長距離巡航監視,為海軍行動提供遠程預警,一旦南海地區發生不測,中國的海空力量將有更多機會和時間來完成維護國家權益的任務。
低調亮劍:對“南海鬧劇”后系列挑釁行為作出回應
南海問題之所以復雜,在很大程度上,是由于域外大國的干涉造成的。今年以來,美國就打著維護“航行自由”的旗號,不斷派出軍艦進入南海區域進行挑釁。7月12日,由日本右翼分子柳井俊二擔任庭長的仲裁庭對所謂“南海仲裁案”做出了既非法又無效的裁決。中國外交部嚴正聲明,“南海仲裁案”一開始就是建立在菲律賓違法行為和非法訴求基礎上,無論是在管轄權、公正性、程序性等方面都不具備合法性,因此沒有任何效力,中國將不接受、不承認仲裁庭管轄和裁決。然而,所謂“仲裁”結果剛剛公布,美國、日本、菲律賓等國家就企圖聯合起來在南海問題上興風作浪。*菲律賓不僅通過輿論鼓吹菲漁民自此有權在黃巖島海域捕魚,而且還于13日派出一個電視臺采訪組,試圖隨菲律賓漁船“重返黃巖島”,而這些舉措也得到了美日等國家的支持。*7月13日,日本和菲律賓在馬尼拉附近海域舉行聯合演習,包括1艘日本海上保安廳的“津輕”號巡邏艦,以及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海上和空中力量,美國和澳大利亞則以觀察員身份參加。盡管兩國聲稱演習是為應對海盜行為和武裝搶劫,不針對中國和南海,但是,選在這種時機舉行演習,不能不讓人理解為是在給菲律賓撐腰打氣,以及向國際社會表明兩國對仲裁結果的態度。*7月15日,日本抓住亞歐首腦會議的時機炒作南海問題,加強對中國施壓力度,期待中國遵守所謂“南海仲裁”結果。*7月17日,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澳大利亞,對媒體表示期待中國“遵守國際規則”。針對上述種種“發難”,中國這種不承認、不接受的態度,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,而須采取必要措施——中國應當像一根彈簧,當外界施加的壓力越大時,反彈也要更大。“法理戰”和“輿論戰”是必要的,通過擺事實、講道理、加大說服力度,爭取國際社會更多支持和理解;同時,中國更需要采取能切實捍衛主權不受侵犯的軍事手段,加大在南海的維權力度,從而更有效地宣示自己在南海的主權主張。因此,中國選在19日開始舉行軍演,是對美國、日本及個別周邊國家在南海地區的挑釁行為作出的反應;同時,顯示出中國軍隊維護國家主權、領土安全的能力和決心,將對那些對中國心懷不軌的國家起到重要的威懾作用。同時,通過適當、適時地展示軍事實力,以及堅持有條不紊地進行南海島礁建設,中國正在向世界證明自己“說話算數”的能力。
做好長期斗爭的準備:常“擦槍”才能防“走火”
很大程度上,南海問題在是中美之間的一種戰略博弈,雖然兩國經常因南海問題劍拔張,但軍隊交流與合作一直沒有停止,并且保持著各種溝通渠道暢通。就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后,兩國仍然在進行“環太平洋-2016”海上演習。中國海軍參演艦艇所在的175特混編隊,已經陸續展開了警戒幕隊形、營救落水人員、海上攔截、小艇登臨檢查和編隊運動等課目的演練,并未受到仲裁案的影響。此外,就在此次南海軍演前夕,中國邀請了美國海軍將領、海軍作戰部長約翰·理查森上將,從7月17日起對中國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,共同討論南海爭端、環太平洋軍演以及兩國海軍未來的合作機會等議題。這表明,中美之間雖然存在著分歧和矛盾,但已經具有了非常成熟的海上危機管控機制。中國是在自己“家門口”進行軍事活動,與某些國家不遠萬里派出航空母艦、轟炸機及戰斗機到南海海耀武揚威的行為性質完全不同。實際上,中國此次軍演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克制。與上一次海軍諸兵種聯合軍事演習相比,這次聯合軍演的演習范圍和地點都有所縮小,不僅遠離南海爭議島礁(甚至都未選擇已實際控制的西沙群島),而是在海南島附近海域進行演習,此舉既保持了演習范圍和地點的連接性和延續性,在展示捍衛主權之意愿和實力的同時,也在充分表達了中國政府不希望給南海局勢過分加壓的克制態度。從未來發展來看,在“南海仲裁案”結果出臺后的短期內,美國以此為借口在南海挑起事端的可能性會很大。除了利用軍事優勢加大挑釁力度以外,美國還可能挑動周邊國家以及域外國家構筑中國的包圍圈,實現其深化“亞太再平衡”戰略的目的。若任其發展,南海形勢會越來越嚴峻與復雜。正如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在與理查德森會晤時所說的那樣:“我們絕不會犧牲南海主權權益,不要指望我們在領土主權上作出讓步;我們絕不會畏懼任何軍事挑釁,中國軍隊是維護國家主權、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強力量,中國海軍已做好充分準備應對任何侵權挑釁。”總而言之,經常“擦槍”才能防止“走火”,適時的“亮劍”才能有效維護我國主權與領土安全及地區和平大局。中國,必須要做好長期斗爭的準備。(來源:瞭望智庫)